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非洲创业实录 > 第八十二章 德语国家组织

第八十二章 德语国家组织(2 / 2)

除此外,还有南德意志王国,阿比西尼亚帝国,比属刚果殖民地,达尔马提亚的混血德意志人居住区,委内瑞拉西北部等地区,都因为东非的推动形成了一定数量的德语人口聚集区。

所以说,东非对于德语在亚非拉三大洲的推广起到了主导作用,极大的拓展了德语在全世界影响的范围。

其次,东非亦是第二次工业革命革命仅次于德国和美国的次一极中心,这倒不是说东非的贡献小,而是东非科技教育爆发已经是20世纪后,才开始彻底发力。

而第二次工业革命大约从上个世纪中后期就已经开始发生,当时,东非显然无法和德国和美国进行竞争,别说德国和美国,就是很多欧洲国家的科技教育,都不是东非能碰瓷的。

不过,到了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东非科教领域正式爆发后,迅速拉平了差距,如今东非已经是和德国,美国并列的世界三大世界科技中心。

而东非科教领域的爆发,毫无疑问进一步巩固和大幅提升了德语的世界地位,就比如各国在东非的留学生数量大幅度增加,东非的学术研究和技术走向世界等等。

最后是德语的应用领域,东非功不可没,而语言的应用,就离不开外交,贸易等方面,东非作为比德国更有影响力的世界大国,推动了德语在世界外交和贸易方面的极大拓展。

拿外交领域来说,东非因为殖民地和势力范围的原因,天然更有利于德语推广,很多国家,他们为了自身利益的原因,不得不培养相关的德语外交人员。

比方说东南亚和中东,德语基本上已经成为各国外交部必须常备相关语言专家,来解读东非的一些官方文件还有政治通牒,从而来避免外交上的事故,毕竟东非是真的能把手伸到那里。

而贸易领域,东非的作用也比德奥两国要突出,之所以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在于东非的经济体量更大,门类更多,发展更加全面。

就比如德国,虽然德国经济也很强,但德国闻名于世的主要是工业产品,绝大部分国家从德国进口商品也主要是工业品。

而东非不仅是工业大国,同时是农业大国,矿业大国,尤其是在橡胶,棉花,茶叶,咖啡等农产品领域,铬,锰,石油等重要矿产产品的国际贸易量都很大,甚至足以影响这些重要物资的世界价格波动。

而毫无疑问,东非工农矿业的发达,使得德语在世界贸易中的权重也越来越高,甚至这让德语有了挑战法语和英语的基础。

而除了英法德西四种语言以外,世界其他语言的影响力,就小了不少。

20世纪初,汉语人数最多,但是国际影响力有限,甚至不如日本。

葡萄牙语,东非可以说是促成葡萄牙语衰落的主要罪魁祸首之一,如今葡萄牙语的影响力基本上靠巴西这个农业国支撑,至于葡萄牙本土和殖民地,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葡萄牙本土彻底被巴西超越,而葡萄牙的殖民地实在太少太小,基本上以一些规模不大的岛屿为主,像佛得角,东帝汶之类的。

俄语,俄语也随着沙皇俄国时代的扩张,成为比较有影响力的语言,但这些地方基本被沙俄吃干抹净,成为俄国,也就是如今苏联的一部分。

虽然,苏联很大,人口很多,但是这显然不足以支撑现阶段俄语成为世界语言之一。

对比,现在不仅德语国家数量众多,而且经济大部分都不错,体量也比较大,世界分布也比较均衡。

唯一稳稳压德语一头的,仅剩下英语,而东非所倡导的德语国家组织,其目的就在于推动德语追赶英语,至少两者应该并肩齐驱,当然,能超越英语就更好了。

恩斯特说道:“奥匈帝国是重要的德语国家,如果它解体,毫无疑问,在如今奥匈帝国境内,德语的影响力将大大萎缩,所以单从这个角度来说,奥匈帝国保留下来,就对我们是有利的。”

虽然奥匈帝国是多民族国家,而且政体上匈牙利和奥地利共享权力,但毫无疑问,德语在奥匈帝国占据绝对优势。

除了奥地利以外,在匈牙利,波西米亚,达尔马提亚等等地区,也有大量德意志人居住。

再者,奥匈帝国的政治,文化,经济领域也以德意志语为主,就比如匈牙利的统治阶层,他们嘴上反对奥地利,但是大部分人肯定也会德语,这种情况在奥匈帝国的其他区域同样存在。

所以,整体上来说,奥匈帝国是一个德语国家。

弗里德里希说道:“确实如此,如果奥匈帝国解体的话,那分裂出来的国家政府,必然会选择本民族语言作为官方语言。”

“甚至他们可能为了巩固权力,说不定还会打压德语的发展空间,毕竟他们独立的话,就必须和奥匈帝国做切割。”

恩斯特说道:“所以对于奥匈帝国进行支持,符合我们的利益,这些方面,你看着办,而且,单单是打压匈牙利工党这一点,也不会落人口实。”

打压工党是如今世界各国,除了苏联以外政府的政治正确,当然,英国工党政府应该算例外,不过,英国工党虽然和苏联有些暧昧,但是他们对于苏联反对态度更多,毕竟道不同,不相为谋。

而东非就完全没有顾虑了,工党的危害对东非皇室更甚,所以,打压奥匈帝国的工党,对东非来说毫无压力。

弗里德里希说:“既然如此,那我们也只能在经济领域给予奥匈帝国一些帮助了,毕竟奥匈帝国距离我们太远,我们也不可能像德国一样,出兵帮助哈布斯堡。”

事实上东非在情报领域,是能给奥匈帝国提供支持的,但是,东非的情报组织属于见不得光的存在,所以这一点自然弗里德里希也没有提。

恩斯特说道:“也只能如此了,我们能给奥匈帝国的帮助,也仅限于在一些非关键债务上的免除或者延期,现在哈布斯堡财政困难,而评判也是一大笔开支,所以这估计也是鲁道夫最想从我们这里拿到的结果。”

“只是,希望他们不要翻车,真让匈牙利工党做大,毕竟,如果战争规模太大的话,对于奥匈帝国又是一次伤筋动骨。”

和德国不同,奥匈帝国自从一战后,恢复元气的速度就很慢,所以,如果再经历一次高强度的内战,那还真有可能对奥匈帝国造成重创,甚至有导致奥匈帝国解体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