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理说,一般的日本权贵对藤原本仁提到之事的第一反应都会是——那怎么行?不可能!
不过近卫文麿却没有马上反驳藤原本仁,而是用目光示意对方继续说下去。
藤原本仁此刻却闭上了嘴巴,反而由李三水上前一步来为近卫文麿解释此事。
李大少早就给自己做了心理暗示,此刻他表现的就像是一个无比正常的大汉奸,嗯,特大的那种。
“公爵阁下,我说说我的切身感受。您一直在大力推动中日亲善,我也十分向往大东亚共荣圈建成时的美好生活。
但是,在实际的工作中,在华的部分日籍官员对中国人的歧视和打压是很严重的,想必您也知道这一点。”李三水毫不避讳的说出了这个中日双方都心知肚明,却鲜少有人在公开场合提起的问题。
近卫文麿这下子彻底被面前的两个人勾起了兴趣,他要明年才到五十岁,此刻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也正是最不把一些旧有的条条框框放在眼里的时候。
李三水见状继续说道:“虽然我是中国人,这是一出生就定下来的事情,但是我对您十三岁就受封公爵一事是非常钦佩和敬仰的。我个人认为,如果不定期的给予极少数中国人帝国爵位,必然能够让更多人愿意为之努力,也能让更多有能力的人为帝国的大东亚共荣事业尽心尽力。”
近卫文麿马上明白了这两个人一唱一和的意图,看来这个中国人野心还不小。
不过近卫文麿对此并不反感,有野心的中国人更好利用,几个惠而不费的爵位也不是不能拿出来的鱼饵,关键是要看帝国或者近卫家族能够得到什么。
他点点头,表示自己听到了,却依旧一言不发,并不表态。
李三水知道,这是等着自己开条件了。其实他即将开出来的条件都是之前就与戴春风商量过的,甚至还报给了军委会,毕竟想要打动近卫文麿可不是给个十万八万日元就行的。
“近卫阁下,我在兴亚院上海联络部工作期间,也对目前帝国的经济态势做了一些研究。
我发现,虽然帝国去年从中国的获利是增长的,但是仍然有很多可以提升的地方。例如,中国有些顽固不化的商人,对于中日亲善理解不足,不肯接受中日合资或者是日资的经营指导。
在具体的工作中,这些人明着不敢反抗,却在暗地里采取各种拖延的小动作,更有甚者会自毁家财。”
近卫文麿听到这里点了点头,他最近也看到了相关的报告,日占区发生中国人宁可烧毁自己工厂也不肯卖给日本人的案例越来越多了。
李三水见近卫文麿若有所思,连忙继续说道:“我来本土之前,就与东尾寿造司令官和吉川崎主任都汇报过,我建议稍稍改变一下做事的方法。
例如,我和三井财团已经达成协议,将会由我出面,出资收购沪市中华造船厂,而不是原定的三井财团。
当然,我会与三井财团另外成立一家合资公司,用来控股沪市中华造船厂,当然,这家合资公司名义上是在中国注册的。
这个事情在我来上海之前就已经开始着手实施了。
昨天我接到电报,之前一直强烈抵制被收购的造船厂中国股东和那些工人,听说三井财团不再参与此事,已经同意由我出面收购了。
关键是这些工人都能够留下继续工作,而不是辞工离开,这就能为大东亚共荣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了。
我愿意出面或者协助组织中日友商恳谈会,今后负责处理类似的事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