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嗯~呼~呼~喂,喂,喂。
礼河湾村民注意了,村民注意了,请有序入场,请有序入场。
不要交头接耳,不要乱窜,嗑瓜子的有溪给我叉出去,谁在那吃辣条呢,那个吃蒜苔炒鸭珍的把他嘴缝上,亲嘴的伊芙琳娘们……妇女同志开完会找我练。
怎么还有人用咖啡普洱煮红烧肉,书虫人呢,把他们两个绑起来站台上。大山和青蛇你俩怎么扒竹子诗裤子,来人把他们给我吊起来。
我讲两句,我讲两句啊~这个,这个,谁吃臭豆腐呢,豆豆怎么跑主席台吃臭豆腐,抱走,赶紧抱走。天这么冷别让他穿开裆裤啊,三十来岁了还穿开裆裤,真是胡闹。
乡亲们呐,咱今儿个聚在这儿,就想跟大伙唠唠镇子里最近的事儿。眼瞅着天气越来越暖和,春耕马上就到了,这本书也结束了。
这本书跟大家学了不少本事,各位老大哥和知识储备雄厚的读者大大让我学到很多常识,这也是我反感别人说读者如何如何的事儿,我写的好不好是我的事儿,看我的书的人你了解人家吗?你就说读者不行。
下面咳~嗯,是我对这本书的总结:
【一个核心——红】
为什么前期大段红诗、贯口、定场诗、戏剧?
我觉得一个时代的人民往往把苦难都放到心里,用文学和艺术的形式传承下去。过去的年代难,但是中国人骨子里不服输,还有乐观的精神,不然都自闭抑郁而死。
唱、说、跳、斗,老百姓需要艺术发泄情绪,共鸣引起的感同身受。有个读者说的对,我对那个时代有一种情感,虽然我没真正经历过,但是里面的故事大多是当事人讲述,或者是讲述他们身边的真事儿。
我不能直接楞写,容易让人看的憋屈,现实太残酷了,夹·沟这类的事儿少吗?莫言的丰肥也是取材部分现实,所以需要有一个艺术加工的方式。
嬉笑怒骂,插科打诨,唱念做打,戏曲相声样样来,人世难逢开口笑,笑闹着看过就行。
小说里面都是被迫发癫的人,里面的举例有独特性没有普遍性,所以才让我记忆深刻。
有人说那时候没有赶集,没有……就是因为稀少所以我才写,人人都知道的写出来也没有什么可讨论的。
我两个同学的父亲在当年都是普通群众,靠着红出来的带头人,虽然下来之后没有晋升的通道,依然还有工作铁饭碗。
一个参军了,另一个是大学的体育老师,被他批评的教授们没有把他摁死,过去的人的善和爱不是这个时代的人能理解。
我一个姨父,地主后代依然能被推荐上工农兵学员大学进体制,证明那时候的人不都是冰冷的机器,乡土人情不是说说而已。有背叛也有宽容,时代和时事造就出的拧巴,也是在黑云之中穿透的光。
包括何富英、马金凤、马金成,都能在那个时代找到对应的人。
红是时代,是历史,是人性,也是大爱。
【两个硬伤——官衔和军衔】
关于机关体制的问题,我查不到详细的资料,当时zf职能已经被委员会取代,包括三合一、四合一,还有生产指导,有些公·局业务也被人武部取代。
所以用了县长、书记这类的称呼方便写作,当时权力最大的就是委员会主任,主任书记也行,书记主任也行。
65-88年是没有军衔,我为了方便写作,加入其中,这是硬伤。
包括公社和委员会,有的地方是公社基础改制的委员会,有的两个是并列,一个管生产,一个管人事行政。
【其他类】
关于圣母,现在的年轻人对圣母有点条件反射,不是杀杀杀就不圣母。马林不会随意同情别人,过去那个年代名声毁了,很多人就变成了行尸走肉,一辈子抬不起头,上学工作提干都没有份儿。
区域性的名声和现在网暴没有区别,你还不能人口流动迁徙,日日受人非议,生不如死。
你看男主干的事儿,扣帽子、造谣、定罪名,还有弄死的,证明他心里有杆秤,不是烂好人随便发善心。
【马林浑不吝的事儿】
有读者大大提出马林跟老马吃饭的时候敲碗、唱曲、骂大街,因为他要打击马金成,这种事儿马金成也不好意思对外说,儿子故意踩他脸,落他的面子。
马林在别人家吃饭的时候很有规矩,该敬酒敬酒,该端碗端碗。
而且马林在起调子的时候没有脏口,全是模板套话,和领导斗嘴也没有指爹骂娘,他是混蛋不是傻x。
【关于男主马林身边女性的特点】
这里没有送女,金明月是为了爱、被保护和将来抱大腿,可不是纯纯光奉献自己不求回报的恋爱脑。
咖啡普洱叫他马大善人,非常好,马大善人不是人民币,身边的女性喜欢他都是各有目的,我觉得这个符合正常人类的思维。
肖可可和卓文君是要为我用,葛丽是不服气,胡玲和罗敷是带点崇拜,金兰和金明月是抱大腿。罗敷的家境、身份,还有那份心在其他女人那里脱颖而出,所以马林选了罗敷,真心对他比较重要。
香江英国太太小姐们是发泄,毛熊国的女人,哪怕是叛逆期的米拉她也是为了证明自己成长,和现在的小姑娘一样。
多说一句,希望未成年的孩子还是注意保护自己,这方面事实太多,不仅是黄赌毒,违禁类药品也别碰,对自己负责,对生命负责。
另外本人非常支持扫黑除恶,铜锣湾陈浩南只是漫画和电影,认清现实。
解释一下肖可可在失去空间时有心灵感应,有人觉得我神叨叨的!
我觉得万事万物都在散发一种信息波,人体是信号接收器。我讲两个发生在我身上的事儿,大家就当看一乐。
第一个是我妈说的,我小时候在陈奶奶家玩累睡着了,突然哭醒了,说我陈叔跟我说再见。陈叔是陈奶奶大儿子,80年代初大学生。
晚上,学校那边打电话来,说陈叔叔打篮球时篮球架子倒了砸到他,送到医院抢救无效死亡。我哭的那个时间段,医院宣布死亡之后半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