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六章 物资(1 / 2)

刘青天对吴全友本人很不满意,对吴家沟现在的状况更不满意。

当初规模最大的生产队,那是何等风光?

现在倒好,要人没人,要粮没粮。

一将无能,三军受累。

可说到底,老百姓是无辜的。

如此大规模的洪水,在县志上都没有记载,可谓是头一遭。

面对这种危机,县里不可能不管。

刘青天更是豁出去老脸,到处找人要救济,但凡能攀上关系的都亲自登门,给不了一斤就给一两。

总之,要帮帮忙。

就因为这事,刘青天的外号也变成了刘花子

叫花子的花子。

不过,刘青天压根不在乎。

用他的话说,他一个人出来要饭,总比全县老百姓出来要饭强!

扔出去的是脸,捡回去的是人命!

这丢人吗?

不丢人!光荣得很!

刘青天在外面弯腰,为的是在全县老百姓面前能挺直腰杆子。

乞讨来的物资按照生产队人口下发。

原则上,尽量持平。

跟车来的押运员,既负责货物安全,又负责清点人口,最后和刘青天报账。

吴全友顾不上什么报账,只想看看刘青天给了什么东西。

物资五花八门,从种子到土豆地瓜,甚至连罕见的油毡纸都有!

稍微一看就知道,这肯定是无数人凑出来的。

押运员二十出头,先让吴全友看看物资,没啥问题就签个字。

等把字签好,押运员让吴全友把人都叫出来。

所有物资都按人头发放!

吴全友心里一沉,按人头,他完全不占优势啊!

照比最顶峰的人口,吴家沟已经死了三分之二。

这才能分到多少东西?

再看看押运员也就二十出头的年纪,看着单纯又耿直。

想到这,吴全友不由得动起了歪心思……

吴全友说队上的人要么在劳动,要么在养伤,把人集结起来需要点时间。

不如,先去村社歇歇脚。

……

村社早就被打扫干净,该修的修,该补的补。

按吴全友的话说,这代表生产队形象,是脸面问题。

无论如何都要体面。

对于这一切,押运员如实记录。

来之前,刘青天就给所有押运员开过会。

到了生产队,先看看村社什么样。

村社好,民宅也好的,这是最好!

民宅好,村社不好,这是其次!

可如果是的,村社油头粉面,民宅一片狼藉,这就是作死!

吴全友哪知道押运员会记录这些,只顾着如何用最少的人口,拿到最大的资源。

这老小子一肚子歪心眼,眼珠子一转已经有了办法。

他让所有人都做好三个装扮。

比如说王二,刚来的时候保持正常,等第二次出现的时候,就把脸弄得脏一点,第三次把衣服弄破一点。

整个生产队的人都这么操作,蒙混过关没问题。

这押运员年纪小,本来就没啥经验,再加上人生地不熟,短时间内不可能分辨出人数。

到时候吴全友再放几个烟雾弹,估计也没啥事。

……

交代好一切,吴全友回到村社。

他说现在是特殊时期,人不能一次性到齐,只能分批次来。

押运员倒是没多想,让人挨个进来。

每进来一个,押运员就画上一个竖线,等所有人都进来了,押运员仔细查了查,一共158人。

人口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