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搞发展,亏欠老农民太多了。
辛辛苦苦劳作一辈子,到老落下病根,医药费都拿不出来。
“赵书记我错了,以后我再也不说这种话。”
卡车司机意识到自己说错了话,面带羞愧低下了头。
“民以食为天,记住不管在什么时候,这些都是我们的衣食父母!”
赵刚耐心教导,知错就改就是好同志。
推开车门扶着走下车,当干部的就该出来多走动走动。
坐在办公室里,喝喝茶看看报纸,就会纸上谈兵,才会相信那些亩产万斤的屁话。
“爸,您慢着点。”赵燕跟了过来,上前就要搀扶。
“你去忙你的,我今年才刚过五十岁,又没到走不动的时候。”
“我这不是怕您摔着,路上都是雪容易滑倒。”
自己这个爸哪哪都好,就是脾气有些倔,要干的事儿再难也要挺下去,谁都拦不住。
也因为这个臭脾气,没少得罪人。
今天要来老金沟,是父女两人同时想到的,不过赵燕身为报社的主编,最近正在搞期刊。
以农业生产为主题,刊登先进个人事迹,农村交公粮的场景,以及生产生活中发生的趣事。
通过这样的形式,让更多普通人参与进来,起到积极向上的教育作用。
“去,把你的家伙事儿都带上,咱们也过去瞅瞅热闹。”
赵刚披着大衣,朝着打谷场的方向走去,到底是啥事这么热闹。
身后赵燕带上新配发的相机,以后拍照取材,再也用不着扛着木架子,省事儿方便多了。
半个村的人都围坐在一起,天寒地冻又怕什么,好不容易凑一块,都在等着看热闹。
首先登场的是武喜旺,三支队伍里产量最小的,动员了大半天谁都不愿意站出来。
没办法只好他这个队长打头阵,手里拿块毛巾走到打谷场中间,手指那么一顶,毛巾就跟陀螺似的转动起来。
不得不说武喜旺表演能力很强,还是说东北人喜剧天赋都是天生的。
扭动着身子,配合小碎步的动作,那毛巾就跟长在手上似的,想怎么转就怎么转。
边转还边唱着,嗓音唱功还真不赖。
后来林北才知道,原来武喜旺以前就是戏班子出身,功底相当深厚,要不是灾荒年他也算是名角。
围坐着的众人纷纷拍手叫好,快赶上以前村里唱大戏那般热闹。
在这种气氛的烘托下,队里其他成员也都加入进来,事先没经过排练,主打就是各扭各的。
林家光这会儿凑了过来,兜里没烟了找林北蹭,点上赶紧抽几口。
边抽边拍手叫好,难得这么热闹。
“等会儿就要到你们队,你不上去演一个?”
林北不属于任何一支生产队,他就是边上看热闹的,趁着机会找找乐子。
“我?算了吧,一不会唱,二不会跳,上去能干嘛?”
自己有几斤几两,心里面最清楚,嗓音就跟破锣似的,唱的比哭还要难听。
当着这么多人登台哪好意思。
这会儿林北嘿嘿一笑,要论整活的话,老金沟加起来都比不上他。
如此大好机会,说啥都得怂恿好兄弟站出来。
“不会我可以教你啊,你想想喜欢的女人,就在边上看着你,要是整好了的话,没准这事儿就成了。”
“对啊……有道理!”林家光瞬间眼前一亮,好像还挺有道理的,“兄弟你说吧,准备让我学什么?”